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admin 1307 0

中国可以考据的最早的珠子属于1.8万到2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在国内几乎所有的史前文明遗迹中,均有用兽骨、玉料、玛瑙、绿松石等各种材质制成的珠子出土。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张

周口店古珠


  先秦时期,已能从文献中窥见珠子的身影。《礼记·正义》有珠玉串联组佩制度的记载,《诗经·国风》有男女互赠玉佩珠玑的故事,《庄子·列御寇》记“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郑人买椟还珠”……这一时期,青铜冶炼带来的副产品——琉璃被运用到珠子的制作中。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2张

十眼琉璃珠 ,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M2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战国时,以琉璃制成的蜻蜓眼风行。齐国的水晶工艺,尤其是抛光、切面、打孔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后人难望项背。这些技艺在齐国制作的水晶珠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齐国水晶珠最明显的特征是孔径较大,孔道透明。一般是两端对钻孔,在珠子中间部分相互贯通,而整体上从不破坏水晶晶莹剔透的特征。


  及至秦汉,珠子的普及程度已是相当高了。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外来珠子越来越多的流入中国市场。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珠子又被赋予了宗教蕴意。


  唐宋时期,中国处于封建时期的鼎盛期,经济富足,社会繁荣,珠子作为装饰品盛行于世。在唐诗中,不乏对珠子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名句,《善歌如贯珠赋》的描写更为丰富,“美绵绵而不绝,状累累以相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其中的“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由珠玉的耀眼夺目足以瞥见盛唐时期的华贵气象。


  到了宋代,珠子更是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了临安(今杭州)的城市风貌,其中便提及了“穿珠”这种小手艺,在“珠子铺”中,交易动辄“万数”。当时民间对珠子的需求可见一斑。


  明清是珠子的顶峰时期。一方面在民间,珠子成了寻常百姓打扮和消遣的物品。《金瓶梅》第十一回有西门庆为潘金莲买珠子的故事,而潘金莲拿这些珠子是为了自己“穿箍儿戴”。另一方面,自古以来,珠子就有按材质区分身份和等级的功能。


  清代,这一功能随着皇权的高度集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其产物便是朝珠。满族先民有以“令珠计岁”的风俗。朝珠的形式来源于佛教念珠,这与清代皇帝对佛教的尊崇有关。朝珠由108颗珠子贯穿而成,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


  小编 为藏友们准备了一组中国馆藏的有代表性的珠饰并加以详细解读,供藏友细细品味。让大家从考古发掘的视角了解珠饰、鉴定古珠。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3张

玛瑙珠、玉佩组合项饰  西周  1956-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820号墓出土  长23厘米,宽16.2厘米,直径21厘米;玉椭圆形饰长2.4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玉马蹄形饰长2.2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


  这组颈串饰用双线将101颗玛瑙珠、10件玉马蹄形饰、1件玉椭圆形饰和2件小石饰串连而成。玛瑙珠双行,每隔若干颗珠子,用双线穿入一件玉马蹄形饰,椭圆形玉饰垂于整组颈项饰的下方。玉椭圆形饰刻有龙首纹,玉马蹄形饰双线刻龙鳞纹。


  此器出土时位于墓主的颈部,是一件十分美丽的项饰,是墓主生前实用器,死后随葬,墓主人为女性贵族。出土时颈饰件排列有序,便于重新串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西周时期,这种组玉佩十分流行。在三门峡虢国墓、山西曲沃晋侯墓、陕西扶风强家墓等出土了大量的组玉佩,其上的玉饰件多为璜形,雕刻龙纹、龙凤纹和神人纹等,并与玛瑙珠穿缀在一起。出土时,多系于墓主的颈部。造型别致,色彩绚丽,典雅华贵。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4张

玛瑙珠、绿松石珠、玉珠、玉蚕组合腕饰  西周  1956-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647号墓出土  直径8.5厘米


  腕饰由24颗大小不同的红色玛瑙珠、7颗绿松石珠、2颗绿松石管、2颗玉管和1颗玉珠及一蚕形玉饰穿缀而成。此器出土时位于墓主人的腕部,因此推测其为墓主生前所佩带的手镯,十分精美。


       1956-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780号墓也出土一件春秋时期的腕饰,由60枚不同形状的红玛瑙珠、绿松石珠、玉管和石片夹杂在一起,单行串成。为墓主生前手镯,色彩斑斓,造型优美别致,富贵华美。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5张

玛瑙珠、玉管组合胸佩  西周  晚期(约前8世纪)1956-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820号墓出土  全长54厘米,玉管形饰长2~2.7厘米,红玛瑙珠径0.5~0.8厘米


  这组颈串饰是由577颗红玛瑙珠和21件玉管形饰组成。全长54厘米,从上到下分为十二层,像扇面排开,最上面两层为4件玉管形饰,中间五层为玛瑙珠组成,最下面五层分为五组,两两排在一起,由玛瑙珠与玉管形饰相隔。玉管形饰呈青白色,上、下两端有透孔,便于穿系。有18件玉管雕琢弦纹,还有2件玉管雕琢勾云纹。


  玛瑙早在新石器时代就被利用。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多作珠串饰物,颜色多为红色,也有淡黄色、白色等。战国时期,玛瑙多作为环形饰。此颈串饰组合优美,红玛瑙珠与青白色玉管形饰相间,色彩绚烂,尤显华贵气派。此器出土时位于墓主人的右侧胸部至腹部,与图92同出于一墓主身上,是墓主生前实用器。1820号墓是一座随葬品非常丰富的墓葬。据最新考证,该墓为西周晚期墓葬,墓主人为女性,为贵族夫人。


  西周时期,组玉佩作为贵族阶层的礼仪器也兼作佩饰,是按等级区分的,不同阶层佩带不同的玉佩,是有严格规定的,春秋初期,还沿续这一礼仪规定。西周至春秋时期,组玉佩多套于颈部。春秋晚期,组玉佩不再套于颈部,而是系于腰间的革带上。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6张

玛瑙绿松石玉串项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1974年北京房山县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


        串项饰以玛瑙为主,形状大小不一,计110件;其次是绿松石饰件,计48件;再次为玉饰件,形状除管珠外,主要为形象的牛头、人面、璧形、兽面、兔形、鱼形、蚕形、扁平形、长条刀形、扁圆形等,计21件。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7张

七璜联珠组玉佩  玉器  西周晚期文物  通长约87厘米  1991年三门峡虢国M2001号墓出土


  这件七璜联珠组玉佩由七件大小递增的玉璜由上到下,由小到大依次递增,各璜之间以左右对称的双排两行玛瑙与琉璃串珠连缀而成。


  七璜联珠组玉佩的上部,由一件人龙合纹玉佩、十八件玉管与分别两行十二组的一百零三颗红玛瑙珠相间串联而成。其中有十四件玉管两两并排地分别串联于两行玛瑙珠之间,另有四件玉管则呈单行串联其间,后者显然是为避免两行串珠相分离而起约束作用的。人龙合纹佩位于墓主人颈后中部,为总贯项饰的枢钮。此项饰展开时总长度约52厘米。人龙合纹佩为青玉,全部受沁呈灰白色。正面上鼓,背面略凹,中部有一圆形穿孔。正面饰连体双首龙纹,龙首分别朝向两端,其中一端龙纹有弯曲桃形耳,椭圆形眼,长鼻高扬,獠牙末端饰一人首形,另一端的龙首长角上卷,椭圆形眼,长卷鼻。七璜联珠组玉佩下部,由七件自上而下大小依次递增的玉璜与纵向排列成双排四行相互对称的二十件红色圆形玛瑙管、一百一十七颗红色玛瑙管形珠、一百零八颗浅蓝色菱形料珠相间串联而成,共计二百五十二件颗。


  七璜联珠组玉佩在出土时摆放得有条不紊,有些玛瑙珠孔内仍残留红色线痕,少数玉璜的局部因被其他玉器叠压尚保持原有的晶莹温润的色泽。其中二十件玛瑙管分为十组,每两件为一组。玛瑙珠分为十六组,大多数是以十至十三颗为一组,少数也有二颗或四颗为一组,均分作并排的两行。料珠分为十八组,均以六颗为一组,亦等分为并排的两行。这组佩饰以青白色玉璜为主体,复以红、蓝二色珠、管点缀其间,真可谓璀璨夺目,华丽无比。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8张

玛瑙环  战国 


上图:直径6厘米,玛瑙环呈鸡血红色。中心有一大圆孔,内孔径为3.2厘米。环面斜削状,边缘扁薄,近孔处较厚。抛面呈六面体。磨制光润亮泽,制作规整。玛瑙红色纹理十分鲜艳美观,为上品。中:直径6厘米,玛瑙环呈黄色,上有乳白色纹理。中心孔径为4厘米。边沿薄,近孔处较厚,截面呈六面体。器形规整,光润明亮,纹理自然。下:直径4.5厘米,玛瑙环呈白色,上有绿色纹理。中心孔径为2.3厘米。边缘扁薄,近孔处较厚,断面呈六面体。制做规整,磨制光润亮泽,纹理自然美观。


  玛瑙是我国传统玉石之一。先民用之较早,在新石器时代已被应用。如南京北阴阳营等遗址,出土玉器中就有玛瑙环和玛瑙珠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用玛瑙制作的工艺品很多,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古书中有关玛瑙的记载也很多。魏文帝在《玛瑙勒赋》中云:“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


  玛瑙因为纹理美丽,色泽光润,自古就被人们广泛使用,多做饰品、用具等。战国时期,此种造型的玛瑙环较为多见。其中红色玛瑙环与山东曲阜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的红玛瑙环相同。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9张

玛瑙珠、玉管组合胸佩组玉佩  战国早期(前475-前376年)  1955年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1316号墓出土  大玛瑙环直径5.5厘米、小玛瑙环直径3厘米、玉环直径3.6厘米、夔龙长7.1厘米。


  组玉佩是由一大一小玛瑙环、一件玉环、一件玉夔龙和六颗绿松石、两颗水晶珠组成串饰。出土时,组玉佩位于墓主的胸部,次序依图所示。最上面一件是白玛瑙环,器表洁白光润,截面呈六棱形。佩中间分为两竖行,左边由上到下依次为绿松石珠、水晶珠、玉环和两颗绿松石珠。其中玉环,青黄色,中心有一大圆孔,环面浮雕虺纹,纹饰精美,制作精致。右边由上到下依次为两颗绿松石珠、小玛瑙环、紫水晶珠和绿松石珠。其中玛瑙玉环,质地纯净,光润明亮,截面呈六棱形。组玉佩最下部连接一件玉夔龙,白色,为回首曲身状,尾略向上卷翘,两面浮雕。圆眼,鼻上卷,下唇向上弯卷,如意形耳,器身雕刻隐起的云纹及虺纹,背部上方钻一小孔,与上述各种饰物相串连,成为一套完整的组玉佩。夔龙造型优美,采用减地浮雕的雕刻技法,工艺娴熟,纹饰精美,为战国早期玉龙中的精品。


  组佩又称杂佩,是由几种不同形状的玉佩,用丝线和玉珠、玛瑙珠等穿缀组合成一串。组玉佩在西周时期开始流行。1990年代河南虢国墓地和山西晋侯墓地出土了许多周代组玉佩,有联璜组玉佩,有六璜、七璜、八璜组玉佩,最多的组玉佩是山西晋侯墓地第四次出土的组玉佩,其中以45件璜为主体。随着组玉佩的复杂化、制度化,组玉佩慢慢成为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身份佩带不同的组玉佩。战国晚期和西汉早期,玉佩按一定规律组合成串饰,达到最为繁复的程度。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0张

串饰  战国  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长20厘米


  此器由大小不同的玛瑙珠、琉璃珠、玉珠、绿松石管、玉管及蚕形和蝉形玉饰穿缀而成,为墓主佩带之物。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墓地内出土多件串饰,其特点是讲究不同组件之间的排列次序和不同材质之间的搭配与组合,突出色彩方面的对比,个体虽小巧,但与组玉佩一样都能达到彰显身份的目的。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1张

珠饰  西汉  1956年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出土


  西丰县西岔沟墓葬出土的大量玛瑙、碧色玉石、绿色石、白色石、各色玻璃质的管状珠、圆形珠、瓜棱形珠、扁方、长方形或菱形的石佩,构成了当时所称东胡部族所特有的装饰风格。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2张

玉珠  隋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0.6厘米 底径0.65厘米


  白玉,共六颗,形状相同,尺寸大小稍有不同。玉珠形状底圆,上部略尖,形体似圆锥体。其中四颗从尖端向下钻一小圆孔,但不通到底,另两颗从底部向上钻一孔,也不通到顶端。


  此器玉质纯白,色泽光润,和田羊脂白玉制成。此玉珠形状与1985年陕西西安东郊隋寺院主持墓出土的玛瑙棋子、玻璃棋子的形制相同,也可能是插嵌某物之上,作为装饰。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3张

鎏金银盒、水晶、玛瑙、玉珠坠  五代十国  1973年黑龙江省绥滨中兴金墓出土  全长37.7厘米 银盒径8.4厘米 长方形金饰长5.9厘米


  此器一套由几部分组成。最上部为一鎏金银盒,子母口,银盒两侧各有一串玛瑙珠,共27颗,大多呈椭圆形,底有黄金叶托。银盒下方,缀有长方形金饰,两侧刻缠枝花图案,内嵌有两块红玛瑙。在金饰下方用黄色丝线缀一多面体水晶球,球上下两端有鎏金银托,下连一椭圆形白玉坠,坠下方及两侧玛瑙珠相连处有两个长方形玉饰,两端各有一孔,长方形玉饰下连一棱形玉坠,最下部串联15颗红玛瑙珠。


  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富有少数民族文物特征和地域特点。据考古发掘报告,出土时,最上面的鎏金银盒,被数层丝绸包裹,最里面一层为罗,上面还织有绣金线的茶花图案,同墓还出土了玉鱼、玉人、玉飞天、水晶雕羊距骨等,纹饰精美。它是金代女真贵族腰间佩带的豪华装饰品,多以花鸟纹玉为主,如寿带鸟衔花玉佩、龟巢荷叶玉佩、童子玉坠等。此件佩饰,镶金嵌玉,装饰繁复,应是上层贵族的组玉佩。金代是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创建的政权,吸收了中原汉文化,其玉器制作也有其民族特性,“春水玉”、“秋山玉”为其代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4张

描金云龙纹组玉佩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十三陵定陵出土  通长50.5厘米


  组玉佩由金钩、五排玉饰与236颗玉珠纵向串联而成。最上一排为玉珩形饰。体扁薄,其上绘描金云龙纹。上有两孔与金钩相系,下有五孔,与五列玉珠相串联。第二排三件玉饰,中间一列为瑀形饰,上饰描金朵云纹,其上、下、左、右各钻一小孔,与玉珠相连,最外两侧各系一琚形饰,绘卷云纹,上钻三小孔,与上、下及左、右玉珠相连。第三排一件云形玉饰,绘描金云龙纹,其上、下、左、右各钻一小孔,分别与玉珠相连。第四排玉饰与第二排玉饰形制及纹饰相同,第五排五件玉饰,中间一件为玉珩形饰,上绘描金云龙纹,两侧各饰冲牙一件,最外两侧各饰滴形小玉饰一件,上绘描金卷云纹。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5张

明代佩饰


  玉质为青白色,上有黄褐色沁。玉质光润,描金纹饰富丽华贵。此玉佩出土时,放于随葬物品箱内。《大明会典》曾记述皇帝冕服用玉:“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冲牙一、璜二,瑀下有玉花,玉花下又垂二玉滴,琢饰云龙纹,描金。自珩而下系组五,贯以玉珠,行则冲牙二滴子与璜相触有声,其上金钩二。”明定陵共出土7副14件组玉佩,共分四型。从大量出土的明代组玉佩实物来看,明代组玉佩在继承唐宋组玉佩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变化。玉佩造型有云头形、菱形、圭形、璜形、椭圆形和长方形,各种造型玉佩之间由玉珠、丝线连缀,最上面由金属或玉勾等挂勾系挂腰间,且多成对出现。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6张

青金石朝珠  清  通长136厘米 青金石珠径1.1厘米  重311.6克


  串珠由108颗青金石珠、4颗直径为2厘米的紫晶珠串连而成,还配有1颗佛头和3颗结珠。此串珠还连三串珊瑚珠串,每串有小珠10粒。下有紫晶坠和系紫晶坠的蓝带饰,名为纪念或称之为“三台”。


        清代,皇帝祭天、祭地、祭日、祭月、祭祖等都要穿戴不同色泽的衣服和朝带,佩戴不同颜色的朝珠。皇帝祭天要佩戴青金石朝珠。《清会典图考》记:“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青金石的色泽青如蓝天,故用于祭天时佩带。中国不产青金石,其产地为阿富汗、智利等国,我国青金石主要来自阿富汗,因为阿富汗所出青金石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属上乘。清代用青金石制作的主要器物有山子、朝珠、印章和瓶等。


古人的品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些组合也太美了吧  第17张

翡翠朝珠  清代  周长158厘米,珠径1.3厘米  1970年江苏省吴县灵岩山毕沅墓出土,朝珠由108颗翡翠圆珠和1颗碧玺佛头、每27圆珠间一碧玺隔珠及金背云串成。金背云作如意形,内嵌宝石。


标签: 玉管 珠子 玛瑙 出土 玉佩 形饰 虢国 中国 项饰 上村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